11/08/2010

中國父母是如何把女孩子們逼成剩女的

在上海北京連續辦了幾場“剩女”講座,就我看到的一些問題跟大家分享。 首先,定義一下什麼是“剩女”? 我從來不認為結婚是每個人必需要做的事情,很多人是不需要也不適合結婚的,但是我很肯定的認為每個人此生都需要戀愛,都需要學會愛和被愛。 跟媒體上鼓吹的“剩女”定義不同,我指的剩女是——有愛的意願,可是因為消極等待的態度、不良的家庭教育、狹隘自相矛盾的擇偶條件,與愛無緣的恨嫁女。 來參加“剩女”講座的聽眾裡面,不乏30歲還沒開始初戀的女人! 在我身邊也有若干個這樣的女性,單從外表上看她們一切正常,但是當我深入她們的內心之後,我發現所有被“剩”的女人,都是有原因的。

1、消極等待的態度

講座一開始,我就問聽眾三個問題:找男人是你目前的頭等大事嗎? (一半人沒舉手)除了不做違法道德法律的事情,你願意使用一切手段找男人嗎? (只有一個人舉手)你願意為了找男人投入不要的時間、金錢和精力嗎? (只有幾個人舉手)

你看,“剩女”們嘴上都會說我非常想找男人,但是面對這三個問題,她們大部分都是回答NO的。 可見,她們並沒有真正把找男人當做生活中的頭等大事來對待。 她們不想主動地去做任何事情,藉口是愛情是需要緣分的。 什麼是緣分呢? 如果你以為的緣分是你在地鐵裡被一男踩痛腳,抬頭一看——哇,就是他! (電視劇常有的情節),那你恐怕要永遠地剩下去了。 我理解的緣分是,上天給了你一個機會,而你及時看到了他,抓住了他。 有很多嘴上嚎叫著要男人的“剩女”,眼裡根本看不見男人。 我在一個女人居多的公司給剩女做培訓的時候,我說我一進門就看到了三個還不錯的男人,你們居然都說公司裡沒有男人。 她們很好奇地問,在哪裡啊? 我告訴她們,是她們的IT人員。 她們恍然大悟說,啊,他們是男人啊! 她們從來不把男同事當男人。 當我告訴一個行政經理,其實公司裡就屬她接觸的男人最多,她怎麼都不肯相信。 我說,你的各種供應尚啊——維護電腦的、來裝修的、家具公司的、物業、快遞公司……都是男的。 她驚呼,是啊,他們是男人啊。 她從來不把供應商當男人。

男人在哪裡? “剩女”們總在問。 我到處都看到男人,而她們怎麼都看不到男人。 在北京日壇公園的悠季瑜加做講座時,我在第一時間看到了一個外國帥哥,穿著白色瑜加服飄過去。 要不是我在主持講座,我早就跟過去了! 我跟剩女們說,海,看,有帥哥,她們大部分都沒看見。 我在機場候機的時候,不看報紙,我看身邊的人,看到好看的男人就多看他幾眼,也有就因此搭上話的,換個名片。 我工作的商務樓裡很多公司,我常在電梯裡看到不錯的男人,我跟剩女同事報告了這個發現,建議她們以聯誼的名義去認識他們,從交朋友開始做起。 她們覺得這個主意很棒,可是沒有一個人主動去做,都等著別人先去做,她們享受現成的。 還有,原來跟別人約好要去參加一個社交活動的,僅僅因為下雨了、有點累了就懶得去了。 永遠有藉口原諒自己不行動。 最好用的藉口當然是“工作忙,加班”。 但是根據我的觀察,剩女加班多正是因為沒男朋友下班後沒事做沒地方可去,而越加班當然也就越沒男朋友,惡性循環。

ATTITUDE IS EVERYTHING。 我看到一個單身女的態度,我就能知道她在未來多久就能找到意中人。 我一個女朋友以前28歲單身的時候很著急,但是她很積極,什麼辦法都願意嘗試。 她跟我一起去參加一個朋友的婚禮,當大家自我介紹的時候,她說“我是XXX,28歲,未婚。”大家都笑了。 大家也都認識她了。 我看到有男人過來跟她搭話。 幾個星期以後,她跟朋友去打羽毛球,在那裡碰上了她今天的老公。 她並不很能打羽毛球,但是只要是能認識新人的地方她都去。

我以觀察員的身份參加過很多次的單身聚會,發現很多單身女去了等於白去。 她們都很會打扮,但是態度很惡劣! 要么是雙手抱在胸口,站在一邊當壁花,跟誰都不主動說話,要么就是幾個女生擠在一起,嘁嚓批評在場的男人,好像生怕他們聽不見似的。

2、不良的家庭教育,遲遲不能斷奶

之前我在BLOG上寫過"父母家太溫暖,找男人沒動力"。 有相當部分的剩女是這樣的,只要沒結婚,哪怕30歲,35歲,40歲,還跟父母住在一起,永遠住在一起! 她們被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,她們在家裡的身份永遠是“女兒”,而非一個獨立的單身女人。 所以我說,她們在法律上是單身,但是在生活方式上不是,她們已經跟她們的父母結婚了!

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單身女人,就要從自己獨立居住開始,不需要買房,租房甚至是跟人合租都好。 在講座上有個女孩子聽到我這一觀點,睜大了眼睛問:“父母有房子還要自己花錢住出來,這不是浪費錢嗎?”我苦笑說,人生不是這麼算的,人生需要很多必要的浪費,有很多節約會導致災難性的結果。 還有個女生,家和公司之間的交通要兩個小時,為什麼不在離公司近的地方自己租房呢? 為什麼要把時間浪費在上下班路上呢? 如果你家還住在偏遠的地方,離市中心很遠,週末恐怕你也沒什麼興致出門了,也就宅在家裡了。

男人在哪裡? 男人可能在任何地方,但是絕對不會在一個地方——你家裡,你和你父母的家裡! 所以,剩女們一定要走出家門。 想想吧,你跟父母住,到了晚上十點他們就不停地來電催你回家了,就更不要說某個心儀的男人送你到家門口,可以請他上樓喝一杯,甚至一起過夜了。

人跟動物一樣,在求偶期就要發出自己的氣味,眼神裡要充滿對異性的渴望,這樣異性才能接收到你的求偶信息,才會來接近你,這就是招蜂惹蝶。 那些長期跟父母住在一起的剩女,臉上無不洋溢著安詳的神情,因為被照顧得太好了,也不寂寞,眼睛裡沒有渴望,所以常常被男人誤讀為已婚婦女! 我就曾把一個沒有男朋友的單身女同事誤讀為孩媽。 因為她真的很像啊,她的氣質,她的氣場,真的很像。

很多剩女都是從小聽父母話的乖乖女(尤其以上海為重災區),大學不讓戀愛,畢業工作的頭兩年也不讓戀愛,有個男同學塞個條子,父母都會興師動眾。 可是一到了女兒25,26了,父母就急了,就要問她你怎麼還沒有男朋友? 就要張羅介紹相親了。 在他們眼裡,談戀愛是不用學習的,是像開水龍頭一樣,要關就關要開就開。 而且,他們的觀念裡談戀愛都是要一次成功,不然就沒有必要談。 所以,中國剩女的青春特別短,22歲還開不了,一到26歲,就被剩了! ! !

剩女們的消極態度,也是跟父母的不良教育有關的,在她們父母年輕的年代(70-80年代),是很難被剩下的,因為go-vern-ment不會讓你們剩下! 你看,每個單位都有工會,婦聯,團委,他們的一大工作重點就是幫助單身男女找對象——鋼鐵廠和紡織廠聯誼。 居委會的干部們也都兼紅娘,哪家哪戶有單身的,他們都不會放過。 所以,在那個年代,一個女孩子只要乖乖呆在家裡,自然有人會來提親。 而且,在那個政治高壓的年代,個人沒有什麼自由,今天80後的父母們,大都沒有經歷什麼像樣的戀愛,無非是為結婚而結婚,湊合過,婚後不好也忍著不離。 婚前性行為就更少了。 那時,男人只要“老實”,女人只要“賢惠”就一定能結婚。 反正大家都一樣的窮,沒什麼好挑的。 可是今天呢? 如果時光倒流,讓80後的父母們變成年輕人,我相信他們面對如今這麼複雜的社會環境非暈菜了不可!

今天,男男女女都有了很多選擇,很多自由,可就是因為選擇太多,更需要你自己有判斷力和做決定的能力。 不要再以為你們的父母能指導你們怎麼談戀愛,怎麼結婚,怎麼過日子,他們能給的主意都是餿主意,都是只能在他們那個年代使用的規則,對你是一點幫助都沒有。 想一想吧,你的父母這輩子經歷過幾個男人/女人? 90%也就一個。 就像他們今天不能指導你的職業規劃一樣,他們早就無能為力了。

而戀愛結婚一定是兩個成年人的行為,如果你至今還是個26歲,30歲的男人,你就不要期望你會有什麼美滿的愛情和婚姻了。 幼稚的人怎麼能進行成熟的遊戲呢?

3、狹隘的自相矛盾的擇偶條件

之前我寫過"你對男人的要求是否自相矛盾"的貼了。

每次講座中讓剩女寫下她們的擇偶條件,都能寫滿一大面牆,所有對人類的美好形容詞都用上了。 如果完全符合的話,那這個男人一定是上帝! 我常讓剩女們好好分析下她們開出的條件,是否可能在一個男人上同時具備,地球上是否存在這樣的物種,比如:

一個男人要浪漫、幽默、性感,有魅力,同時又要對我之外的其他女人完全絕緣

一個男人要事業有成佔據高位,同時又不能太忙常常在家陪我看電視

一個男人要聽話、戀家、會做家務,同時又要有遠見卓識、有魄力、能被依賴

如此這般的自相矛盾還有很多很多。 究其原因,首先剩女們經歷過的男人不多,最厲害的是30多歲還從來沒有戀愛過呢,男人是什麼,從生理結構到心理結構都不知道,只有自己瞎想了。 還有,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麼,不懂HR找員工和女人找男人有什麼不同。 不是在找相愛的合適的人,而是在找成功者,但是我相信成功者對剩女是沒什麼興趣的,現實就是如此殘忍。

我對剩女們的總結髮言就是,打破一切條條框框,挖掘自己內心真正的需求,而不是泛社會化的成功論,撒更大的網,不拘一格降老公。

4、蒼白保守的生活方式

有很多剩女從學生時代開始就是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,大學也是走讀每天回家,好像是在上高四高五高六。 工作了還是兩點一線,只不過把學校換成了工作單位。 朋友就是中學大學的小貓幾隻,出了校門好像就喪失了交朋友的能力了。

很多中國人的生活都是如此,只有家庭生活+職業生活,完全沒有非常重要的社會生活,沒有社交。 剩女們都習慣把生活圈子小的原因歸結為“因為我的工作特性,所以沒有社交”。 請問,什麼職業是有社交圈的呢? 我一直在時尚行業工作,包括公關、市場、時尚雜誌,這是大家眼中最應該有社交圈的行業,但是,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,這是個剩女特別高的行業。 因為,從業者80%是女人,同事客戶供應商都是女人,好不容易有男人了,鬧不好還是同性戀。 在這個行業裡,如果不是你努力開拓出去建立自己的社交圈,你也是沒有社交的,只有工作。

剩女中不乏世界500強中國公司的職員,她們有個錯覺,以為自己在世界知名的大公司打工,自己也就很inernational了;如果在上海的恆隆廣場上班,自己也就很高級了……其實,她們的生活方式簡直跟她們母親那代的紡織女工沒什麼兩樣。 上班是只管低頭拉車,不管抬頭看路;下班是馬上回父母家,目不斜視,每天午飯帶媽媽便當,如果不結婚哪怕到35歲也跟父母一起住。

其實,社交圈跟職業沒有關係。 如果簡單地把工作中打交道的人多就定義為社交多,那麼醫生護士pol.ice就該是社交最多的人了。 剩女們抱怨圈子小,是因為她們以為圈子是不用她們自己努力建立的,是老天應該送給她們的,或者是工作就應該附加送給她們的! 朋友是絕對需要精力時間甚至金錢投入的。 想想你每周有多少時間投入給工作,你又有多少時間投入給交朋友,找男人吧。 很多剩女的回答都是——零。 什麼都不投入,男人怎麼就會從天下掉下來呢?

剩女們交朋友目的性太明確,都希望一槍命中,第一面感覺不像是老公人選就要斃掉,完全沒有從陌生人到熟人,到朋友,到date(一起吃飯活動沒有親密行為) ,到戀愛關係,到性關係,到真正考慮結婚的對像這樣的過程。 所以,朋友也就很少。 其實,在確立正式的戀愛關係以前,異性朋友多多益善。 就算你百里挑一,那也得先有那個“百”的基礎啊,不然你“一里挑一”,“零裡挑一”怎麼挑啊? 我跟剩女們說,你得先學會怎麼交朋友,然後才能學會怎麼交男朋友。 男朋友不就是從朋友裡來的嗎?

5、把愛情當童話,受挫力差

我女兒4歲時要求的生日禮物是一件白雪公主的公主裙,再過4個月她就5歲了,生日禮物她已經想好了——睡美人的粉紅公主裙! 一直到9歲生日,她可以擁有DISNEY六大公主的所有裙子,DISNEY的服裝店裡都有。 她說等她穿不下了,要留給她女兒,她將有一對雙胞胎女兒叫方方和圓圓,還有一個兒子叫馬拉松。 (真能生,比她媽還厲害。)她最愛的動畫片就是DISNEY的公主系列,最近又迷上了芭比公主,並做瞭如下總結:每個公主故事裡面都有個壞後母,公主都很美麗,哪怕是窮姑娘穿得也像公主,都有個騎白馬的王子,最後王子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。 好在現在DISNEY動畫片也引入了現代價值觀,公主也常在關鍵時刻救王子。 我常想,我女兒到了幾歲會知道還有戴安娜那樣的悲慘公主。 當然,發公主夢是每個小女孩的特權,我非常堅定地跟我女兒說,你就是公主啊!

很多剩女到了25歲,30歲,還不能從童話公主夢裡醒過來,她們對愛情沒有體驗經歷,只有想像。 一旦初戀失敗,就痛不欲生,然後徹底否定男人,否定對愛情的追求。 最雷的一句典型話就是:愛情太傷人,我再也不相信愛情了,嫁個有錢人算了! (好像門口有一排有錢人等著她似的。)其實,她遭遇了什麼事情呢? 不就是戀愛失敗嗎。 這要是發生在18歲,19歲,就像我當年在大學的女生寢室,我們輪流地因為失戀躺在床上不起來“絕食”+哭泣,頂多餓個一頓兩頓也就撐不住了,然後室友遞一快毛巾過來,擦擦眼淚,該干嘛還乾嘛。 而對剩女來說,初戀發生在25,26,30歲,甚至33歲,那麼失敗對她們的打擊就無比大,她們會把那點痛苦無限放大,好像世界末日來臨。

這就像小孩子開口學說話,學走路,如果到了歲數還不會,家長就會著急,怕孩子不健康不正常。 而且,過了該會的年齡,小孩學說話走路會更困難。 但是,很多剩女的父母一手導致了她們的發育滯後。 在幾次講座上,都有30歲還沒戀愛過的剩女,她們的發問讓我哭笑不得,她們對男人可以說連常識都沒有。 我甚至覺得當我提到性這個字眼的時候,對她們簡直是“兒童不宜”。 有一女說理想的男人是SOUL MATE。 SOUL MATE可不是一般人能得到的,首先你自己得有SOUL,你沒有SOUL哪裡來SOUL MATE。 而且,SOUL MATE常常不是生活伴侶,引入婚姻就是一場災難。 女人享受SOUL MATE最好的年齡就是20-30歲,純戀愛不考慮婚姻。 但是對剩女來說,她以為的SOUL MATE就是公主和王子的童話,童話夢不醒,她們也就永遠停留在對男人的無限想像中。

“剩女”是一種社會現象,也是一種社會態度~出生在工薪家庭的獨生女更加容易成為剩女人群的主力,她們負擔了更多的家庭責任,較高的學歷水平又促使她們在不自覺中調高了對於愛情、婚姻、男人的期望值。 在觀望和矜持中,20歲的如花歲月轉瞬就變成了30歲的無人問津,惡性循環之中她們也在尋找著自己的歸宿……

原創內容如轉載請註明:來自 阿權的書房


No comments: